
IM即时通讯
安全可靠、全球互通

实时音视频
流畅稳定、省钱省力
回答:
本地录像 | 云端录像 | |
---|---|---|
mix模式(混流录制模式) | 将房间内所有用户的音视频通话录制成一个文件 | 将房间内所有用户的音视频通话录制成一个文件 |
single模式(分流录制模式) | 将房间内的每个用户的音频、视频流分别录制成一个文件 | 将房间内的每个用户的音频、视频流分别录制成一个文件 |
支持场景录制 | rtc实时通话录像 | rtc实时通话、第三方视频、屏幕共享录制 |
本地录像 | 云端录像 | |
---|---|---|
文件夹 | 时间戳_roomId | |
mix模式 | 视频文件:roomId.mkv / roomId.mp4 / roomId.flv、音频文件:roomId.aac/roomId.mp3 | 视频文件:SessionIDRoomId时间戳.文件格式(mkv/mp4/flv)、音频文件:roomId_userId.aac / roomId_userId.mp3 |
single模式 | roomId.aac/roomId.mp3 | 视频文件:SessionID_RoomIduid时间戳.文件格式(mkv/mp4/flv)、音频文件:SessionID_RoomIduid时间戳.文件格式(aac/mp3) |
切片 | 不支持 | 支持 |
注1:录制过程中的文件以 .tmp 结尾,录制完成后去掉 .tmp 扩展名
注2:“时间戳” 为Unix时间戳,精确到毫秒。 “SessionID” 是唯一标识会话事件的ID; “RoomId” 是会话发生所在的房间ID;
注3:云录像切片规则说明
为了防止通话时间过长,录制的文件过大;系统会每隔一段时间(用户可以设置切片间隔时间)把录制中的音/视频数据封装一次,并上传至存储单元; 录制任务结束时达不到切片时间的录制阶段按实际时间进行封装保存至存储单元。 分片时间的可选项 (1) 30分钟 (2)60分钟 (3) 90分钟 (4)120分钟; 可在开通时,配置页面对应的默认切面时间 ,缺省时以 60分钟 分片
本地录像 | 云端录像 | |
---|---|---|
布局方式 | 悬浮布局 | 悬浮布局和自适应布局,后续会支持自定义布局 |
本地录像 | 云端录像 | |
---|---|---|
状态回调 | 无 | 有。在开发者后台云端录像开通配置页面,可以填写录像状态回调服务器的地址; URL 格式为 http://{ip:port}/; 如果您部署的录像服务经过了负载转换,则填写对外暴露的负载 URL,并确保录像服务能收到请求。配置后一般 30 分钟后生效。参考:https://docs.rongcloud.cn/rtc/server/recorder_server/record_server_state/ |
实现服务端录制必须开通音视频房间状态同步功能,此功能用于向第三方同步音视频会话的房间状态信息。 服务器需要开通一个公网出访和入访 tcp 端口,用于房间状态同步: 接收房间状态同步地址:http://ip:port/recv
开通云端录像服务(前提:开通音视频服务) 注:在开通云端录制服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来设置录像模式,录像格式等参数(现在仅支持自动启动录制)。 如果您关心录像任务执行情况,比如需要接收录像失败的回调信息以便处理异常事件,可以在配置页面的“回调地址”填写接收回调信息的请求地址; 回调信息具体信息字段请见 录像状态回调 具体详见:https://docs.rongcloud.cn/rtc/server/recorder_server/function/
本地录像 | 云端录像 | |
---|---|---|
计费方式 | 把本地录像服务 视为参加音视频通话的 一个订阅的端 , 收取它订阅的媒体流 所属档位 分钟数 ,参考 “实时音视频——基础服务计费说明:https://support.rongcloud.cn/ks/OTE5 | 按照每个端发布媒体流的类型 参数分辨率,码率综合评定 服务水平;归档为如下计费档位 进行收费 ; 这其中涵盖了服务器的成本和转码的算力成本;标清视频(分辨率 ≤ 640480)16 元/千分钟;高清视频(640480 < 分辨率 ≤ 1280*720)26 元/千分钟 |
本地录像 | 云端录像 | |
---|---|---|
需要准备 Linux 录制服务器,Linux kernel 大于 3.10 版本。部署录制服务程序 | 云端录制 无需部署,只需购买第三方存储空间,现支持 :Amazon S3,阿里云 OSS,腾讯 COS,七牛云 Kodo等 |